最近,泉城济南81岁的赵银光和她的“反诈奶奶团”火了。
近日,威海市民邹女士将一面印有“办案神速雷霆出击”的锦旗送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民警手中,感谢民警帮其追回被骗的20万元。
深化线索核查,全力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。山东把线索核查作为专项行动首要环节,研发“山东省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举报线索管理系统”,对举报线索进行闭环管理、分析研判、高效处置。建立线索“二次核查”机制,对存疑的查否线索启动重新核查。提高办案质效,公安机关侦办的涉诈重点案件,检法部门提前介入,统一办案标准,规范办案流程,确保案件在公安机关、检察院、法院之间高效衔接、快速流转,缩减办案周期。强化打击力度,及时挂牌督办群众关注度高、涉及人员广、案情复杂的18起重点案件,调集精锐破案攻坚,形成强大打击声势。同步追赃挽损,通过银联司法协作系统和公安部反诈大数据平台,对涉案账户止付冻结,提升涉案资金处置效率,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。
“分类处置+建章立制”推动标本兼治
规范整治才能标本兼治。山东加强行业整治和监管,在源头防范化解涉诈养老风险隐患上下功夫。目前,全省共排查发现八大行业涉诈问题隐患3743个,接收“三书一函”2253件。
在日照市五莲县公安局,苏扬程、张瑜等几位女民警每晚都会在下班后“赶夜市”。她们铺好摊位,依次排开印有反诈宣传知识点的套圈小礼品,群众答出一个反诈问题便可进行套圈,套中的礼品作为答题奖励带走,吸引很多群众参与。
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群众吸引过来,把反诈知识宣传出去。山东坚持宣传群众、教育群众、发动群众,全力打赢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养老反诈宣传总体战。注重主流媒体宣传,在全媒体平台发布稿件3.5万余条,营造浓厚宣传氛围。做实社会面宣传,顺应老年人生活习惯,开展“贴近式”“互动式”宣传,让老年人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专项行动、提供问题线索、增强反诈意识。做强特色主题宣传,结合全员核酸检测,利用“一米间隔线”标识地贴、核酸检测贴纸开展宣传,利用传统节日策划开展“小手拉大手”等主题宣传活动,让养老防诈骗宣传入脑入心,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防范意识和能力。
“强力组织+有效督导”确保落地落实
为了强化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组织推动,山东成立由省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任主任,13个省直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专项行动办公室,办公室下设综合组、打击组、整治组、宣教组和线索核查专班,形成省委政法委牵头抓总、部门各司其职、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。各市和省专项办成员单位均组建工作机构,成立工作专班,强化工作保障,形成一级抓一级、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。研究下发全省专项行动工作方案、举报线索核查工作指引等9个文件,为工作开展提供了规范指导和制度保障。
如何加强督导指导,推动工作走深走实?山东充分发挥“督导+问责”综合效应,着力完善督导链、压实责任链、织密防控链。制定《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督导方案》,对16市开展两轮督促指导,督促各市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、全力推进。加强日常调度,建立健全例会、通报、简报、周报、调度等工作制度,每周报告工作进展,推动各项工作任务高效落实。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纳入平安建设考评体系,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,切实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。
“老年人的事,再小也要当大事。我们将不断健全常态化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机制,畅通举报渠道,规范整治养老服务行为,持续提升老年人反诈防诈意识,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,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。”山东省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李猛接受《法治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说。
来源:法治日报